周国来:生态化发展是企业与强者的合谋
问:在你的拥抱“生态管理”时代一文中提出了“生态管理”的概念,并把其与“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并列为三个划时代的管理概念,虽然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有哗众取宠之嫌,社会上各种新鲜、新奇的理论、概念满天飞,都有一定道理,但很难获得主流认同,你怎么看?
答:“生态管理”的概念早已有之,你去搜搜百度百科就知道,这个概念至少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来了,但当时这个概念主要针对管理人类行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企业经营管理是人类行动的一种,我借用过来阐述有时代特征的企业管理现象,甚至我相信还有其他人也借用过“生态管理”这个概念。
可能把“生态管理”这个概念提到与“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并列为三个划时代的管理基本概念这个高度我是第一个。
我认为,企业管理核心是围绕着人来的,人兼具感性、理性与社会性,无论哪种称得上划时代的管理概念及其应用都必须考虑这三方面因素,只是我认为科学管理更强调人的理性,人本管理更强调人的感性,生态管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其实文化管理这个概念也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只是当下由于社会连接技术(移动互联)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企业的时空关系剧变(地理位置的束缚大为减小,工作时间易于分割,企业与个人的自由选择权都大增),这个关键变量的存在,文化管理已不足以概括;用生态管理而不是用其他的词来概括也受到事业部内部会议的影响,咨询师兼职发展被我们概括为咨询师的生态化(他可以融入多个组织生态之中,某个时期与哪个组织契合度高就在哪个组织多生长),一时想不出其他什么合适的词,便用了生态管理这个概念,既呼应自诩生态化发展的个体也呼应自诩生态化发展的企业。
其实概念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同一个词不同的人理解各异,管理学与管理实践都不存在标准答案,只要有人认同(最好是获得主流认同)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就是好概念。
以著名的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三大业务竞争战略为例,他总结了如下三大业务竞争战略:低成本、差异化、聚焦;这可是获得了最大范围的主流认可哟,其实这三类战略都是围绕如何与竞争对手不同来做文章,本质就是差异化;但是研究业务竞争的理论与概念表述还有不少,比如蓝海战略,竞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其实还是差异化);还有人从企业所处竞争地位来分析战略选择,总结为这四大竞争战略:领先者战略、挑战者战略、追随者战略、补缺者战略,本质还是差异化。所以围绕业务竞争,即便说同一件事:差异化竞争,都可以有多种的概念表述且都有一批追随者。
我以这种方式高调(上升到划时代)提出“生态管理”的概念确实是心有所感,也是咨询师喜欢总结归纳的毛病发作,如果真能抓到眼球那不亦乐乎!很大可能是影响力不足,成不了气候。
问: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这两个概念已经是显学了,有大量相关研究成果与案例,生态管理这个概念也需要有血有肉,你能提供完整的定义与归纳总结,若干案例分析吗?
答:给个定义不难,难就难在从哪个维度去定义合适,任何一个概念都有数不清的所谓专家、大师给出,比如比较火的领导力;我并不想现在就给出它的定义,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与实践,共同建设与完善,我目前负责的第八事业部也在践行生态管理理念,我将与我聪明而睿智的咨询师同事一起探索与完善。
我们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探讨生态管理的方方面面。
今天先探讨一个观点:生态化发展是企业与强者的合谋。
企业的本质是对资源的有效经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获得利润。企业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关键问题(其他问题暂且不提),1、人员的有效激励(尤其是核心员工);2、组织的柔性诉求(能够随着业务的变化经济、高效、精准地配置员工队伍)与法律约束(各国越来越维护雇员利益的劳动法等)之间的矛盾。而当今社会个人的发展趋势是崇尚自由(所谓的独立人格,自由选择),企业诉求如何与追求自由的个人结合起来呢?
传统的大型集团企业,提倡的是产业链竞争,由于业务关联度较高,其做大规模的方式是自身扩张或收购兼并(喜欢控股,被收购企业核心人员自由度较低);而新生的大型集团企业(如BAT)提倡的是生态圈竞争,跨界融合竞争成了主流,由于涉及行业太复杂,投资而不控股成了主流选择(比如腾讯投资京东,投资滴滴,投资华谊兄弟,投资美团),充分调动生态圈关联企业核心人物的企业家精神(核心人员自由度较高),资本家与企业家惺惺相惜,给予强者相对大的决定自己命运的自由。
共享经济企业(如滴滴等),把可分享的资产(只要未充分利用就可分享)与可分享的人的工作时间(随着自由或半自由职业者的日益增多而极大丰富)高效连接起来;一群自由或半自由职业者自带设备在平台规则下随需而动,组织柔性充分而劳动雇佣风险降低;在共享经济的生态系统中,平台设计好规则,协议加盟的个体决定自己长啥样,自律加压者强激励,松弛懈怠者无激励,调皮捣蛋者被淘汰(无须支付遣散费)。
知识服务型企业(如北大纵横),给予签有劳动合同的知识分子充分的自由(不坐班或弹性工作)与尊重(平等无处不在),但其收入完全(或主要)与项目挂钩,不创造价值则不获得价值。同时以项目为主的考核方式给予核心人员充分的自主权与业绩回报(他甚至被鼓励整合外部智力资源以服务好客户)。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控制好关键风险(客户满意度),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但只有强者能获得充分的激励,而不适者(能力或者态度不匹配)不得不在知识分子最推崇的自由选择旗帜下自然被淘汰。
这是个矛盾的世界,社会关注公平,企业讲究效率,如何均衡?
企业要发展需要柔性,社会要公平需要稳定,个人渴望自由却不是人人愿意且有能力付出努力,如何在合法的基础上发挥效率,技术的进步给了我们工具,生态管理要能助力企业与强者的高效合作,创造更大价值在先,补偿社会公平在后。
作者:周国来,北大纵横高级副总裁